首页 新闻中心

浙江嘉兴:国控断面水质五年改善率是全国平均的4.2倍,三类及以上比例稳定保持100%

发布时间:2021-11-30    访问:758

 嘉兴地处江南,水可谓是嘉兴的魂与脉。但由于受上游和自身局限双重污染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2年,水乡嘉兴的水质持续恶化,面临着“水乡无水”的困境。一泓秀水,便成了嘉兴人民美好的愿景,也成了嘉兴政府为之不懈努力的方向。

2012年9月,嘉兴召开全市千人治水大会,全面开启治水漫漫征程。
随着治水工作的持续深入,嘉兴水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目前,嘉兴的国控断面三类及以上水质比例达到100%,相较于2016年提升了66.7个百分点,而这一数据是全国15.6个百分点的4.2倍。
“这一历史性突破得益于嘉兴做好治水‘大文章’。”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近年来,嘉兴持续打响碧水提升战,依托河湖综合整治,加快水岸同治,形成了人水和谐美丽风景。
“碧水行动”再现“清容俊貌”
对于许多嘉兴市民来说,来南湖边散散步,已成为茶余饭后不变的休闲习惯,住在南湖附近绢纺三村的孙阿姨就是其中一位。“我在湖边上住了六十几年了,经常会过来走走,没想到现在水底的水草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南湖真是越来越美了。”孙阿姨说。
水质的提升,得益于南湖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去年10月开始,嘉兴实施南湖水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对入湖水体的控制,入湖水体的改善、湖区沿岸的地形改造以及种植水下森林,实现水体净化,目前,南湖水质已达湖库三类标准,水体透明度从30厘米提高到100厘米。
“现在南湖水的清澈见底,跟杭州里西湖差不多,非常漂亮。”市生态创建办水一处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水生态修复项目,南湖的水质有了肉眼可见的改善,不仅能看到湖水拍岸的风景,更可以直观感受到南湖秀水泱泱的“清容俊貌”。
然而,水质越好,改善的空间就会越小,难度也越高。如何突破瓶颈,进一步提升水质,成了当前阶段不得不破解的难题。在嘉兴市委市政府的精心谋划下,今年,一场“碧水行动”正在全市上演。
据了解,“碧水行动”计划用5年时间,围绕水体澄清、透明度达0.8到1.0米以上的碧水目标,在全市分批实施“碧水河道”建设,使“碧水绕村”“碧水绕镇”“碧水绕城”全覆盖,显著提高河道透明度。
“民间河长”共护一泓碧水
当一条条河道惊艳变身的同时,嘉兴的“民间河长”也在为河道的美丽蝶变“东奔西跑”。
11月3日早晨7点30分,在新塍塘应亚娟正在巡河,当时,她猫着腰在捡岸边的垃圾。放眼望去,河道水质清澈见底,河岸廊架修葺一新,沿河绿道崭新平整,不时有居民和游客走过。
应亚娟本是秀洲区新城街道一名普通的网格员,去年,听说嘉兴在招募“民间河长”,便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我是土生土长的秀洲人,看着这几年越变越好的生态环境,总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它做些什么。”说话间,应亚娟把熟练一个塑料瓶捡起放进随身携带的垃圾袋中。
类似应亚娟这样“志愿巡河”的,在嘉兴还有很多。2020年,为进一步助力水清岸绿,嘉兴在全市组建“民间河长”“民间闻臭师”队伍,广泛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
从到民间,嘉兴环保公众参与实践越来越深入,也获得了市民的纷纷点赞,“河水变清了、河边有了绿道,这几年,环境变化真的很大。”
“河水一天天变干净,河岸一处处变美丽,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治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坚持,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民间河长’队伍中,身体力行共同守护蓝天碧水。”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五水共治”提升水质环境
治一条河,换一片绿。水环境治理不仅能改变一座城市的人居环境,还能让群众获得满满的幸福感。
走进平湖农业经济开发区(广陈镇)龙兴村赵家兜灌区,连片翻滚的稻浪展现在眼前。良田周边的生态拦截沟渠里,一簇簇野茭白、菖蒲等植物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对农田排出的水进行过滤净化。在田间地头,还伫立着一个个小小的智能采集装置,它们可以全自动精准感应水稻种植的土壤环境、稻田水位等数据,对水肥高效利用进行数字化调控。
“这里是全市首个农田‘尾水’零排放工程,工程对现有的17个退养鱼塘进行串并、打通,池塘水通过泵站依次进入灌溉渠道、稻田、生态沟,最后回流池塘,实现整个灌区灌排水循环再利用。”嘉兴市生态创建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5年底前,嘉兴市稻田退水“零直排”治理工程面积将达到60万亩以上,覆盖全市主要河湖、监控断面、美丽乡村精品线等周边稻田和优质稻米示范区。
近年来,嘉兴市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全领域改善全市水环境质量。全市划定13个水污染治理重点区域,布设207个监测点位,形成重点区域“水质地图”。全面排查区域内生活小区、种植业退水、水产养殖业尾水排放口,“清单式”管理,分类施策。
不仅是农业面源污染减控,嘉兴还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目前全部工业园区、62个镇(街道)、1602个生活小区已完成建设。
接下来,嘉兴治水人将通过这一行动,实现水环境质量由类别改善向生态健康的蝶变跃升,重现江南水乡原生态水系景观与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