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年不断推进绿色转型,面对碳中和这一极具挑战性的目标,需要政策规划。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传统的消费理念、生活方式不是容易改变的,需要化顶层设计和综合治理来实现低碳发展。我国在“十三五”期间超额圆满完成了规划纲要确定的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现在是“十四五”的起始之年,还有更多大气环境指标需要达成,在巩固成效的基础上还面临着更多挑战。
现在我国碳市场已经覆盖了20多个行业,3000多家企业。2021年1月1日,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启动,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被划定碳排放配额,标志着我国碳市场建设和发展进入新阶段。高度综合性的规划进行统筹才能实现低碳发展。
政府相关部门的有效管控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发展规划是编制各类规划的总遵循,全面融入全国和地方的各级发展规划,实现低碳和温室气体减排。低碳发展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不同部门和领域的有效协同和配合,专项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重点领域的深化和具体化,具体实施和落实通过专项规划对相应领域提出明确要求。
生态环境部下发的《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用手册》、《臭氧及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知识问答》等文件都展示出了对VOCs污染防控的重视。作为PM2.5和臭氧污染共同的前体物,污染源分散,危害性强,来源广泛,我国对VOCs的关注度日益重视。VOCs治理都会是减排要求的重中之重,石油、涂装、油气回收、化工、印刷、制药等重点行业在“十四五”时期将会是重点盯防对象。
自2021年开始,火电行业进入“后超低排放时代”,钢铁、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焦化、电解铝及碳素这7大行业也将进行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进行限制,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总烃、颗粒物等排放限值普遍加严了30%到50%。
“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203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大力推进光、风、地热、核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在工业生产和发电等行业的使用,在科技创新规划中,不仅要进一步发展新能源技术,还要将减排技术列为重点研究领域之一。能源规划对煤炭消费提出总量目标控制,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动减污降碳协同进行,将碳排放交易纳入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中,实现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对交通碳排放量提出红线约束,倒逼高耗能、高碳排放的产业进行技术创新,优化交通运输结构,使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正实现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