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面临“后补贴时代”挑战
发布时间:2020-10-10 访问:1177
目前我国年产各类有机废弃物保守估计大概有45-50亿吨。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各类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能源化)利用已引起中央和地方重视。在无害化、减量化处置前提下,将有机废物“变废为宝”,再进行能源化利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可以用在秸秆等农作物发电,2020年中央新增生物质发电补贴资金额度为15亿元。新纳入补贴范围的项目补贴资金由中央地方共同承担,分地区合理确定分担比例。新增项目补贴额度累计达到今年15亿元中央补贴资金总额后,地方不再新核准需中央补贴的项目。预计到“十四五”末期,新建生物质发电项目电价补贴将全部由地方承担。不过除了生物质发电有国家补助外,生物质能非电利用领域(清洁供热、生物天然气、成型燃料、液体燃料)基本没有建立普惠制的废物处理补偿机制。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约2520万千瓦。假设2020年可以完成垃圾焚烧的既定目标即59.14万吨/日,对应新增的补贴需求约为11亿。生物质能主要以传统转化技术为主,并没有风电、光伏等通过创新型技术使成本大幅下降的空间。这也意味着生物质能行业在有效控制新增规模的同时,市场竞争格局也将随之优化,盈利或管理较差的存量项目进一步出清。新增补贴资金大概率无法覆盖今年全部新增垃圾焚烧及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的补贴需求,项目抢装可能大概率发生。妥善处理好在运和在建项目的电价补贴,开展隔墙售电和综合能源服务等市场化增值业务,提升项目持续盈利能力,逐步减轻对电价补贴依赖。